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

☼ 氣候挑戰下的淨零宣言

在符合國際及客戶淨零碳排的要求下,溫室氣體減量共同對抗氣候變遷危機,已成為國際重要議題,淨零轉型行動攸關國家與企業的競爭力。新巨本身生產微動開關及電源供應器,也投入高效能的綠色商業模式,推動供應鏈的低碳轉型。

為有效降低氣候風險的衝擊,對應2050 Net Zero 淨零目標及客戶的減碳要求,新巨將淨零碳排列入整體經營目標,依科學基礎減量目標(SBTi 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)2.0°C,將減碳路徑納入集團公司及生產基地的管理中。

新巨從產品設計階段導入循環經濟概念,以重視資源再利用、降低浪費、減少廢棄物等為優先原則。考量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的環境潛在衝擊,以減少再製與排放。不論是在電源產品能效提升、低碳能源需求漸增,及微動開關的自動組裝高效能,綠色產業生態鏈正在成形中。新巨積極提供潔淨高效能耗的解決方案,在能源轉型的時代擁抱低碳商機,成為低碳環保產業標竿企業之一。

新巨參照TCFD《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》等國際標準與其他相關文獻,透過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鑑別管理、減碳目標設定等管理機制,將氣候議題治理績效納入永續發展委員會管理及董事會進行監督、決策,並將氣候變遷風險考量納入公司既有的風險管理架構中,持續回應政府、客戶、投資人與社會大眾等對於新巨氣候治理的關注與期待。

溫室氣體排放

減碳目標:公司於2022年起以合併財務報告為邊界完成盤查,故基準年為2022年,其範疇1及範疇2排放量共計6,292 tCO2e,自基準年起每年至少減量2%以達成2030年減量16%至5,286 tCO2e之目標,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每年降低0.5%。
地區 排放源 單位 Y2022
基準年
Y2023
Y2024
累計增減幅±%
新店總部 範疇 1 tCO₂e 11 9 11 -3%
範疇 2 tCO₂e 117 107 94 -20%
小計 tCO₂e 128 116 104 -19%
電子零組件事業處 範疇 1 tCO₂e 333 314 291 -13%
範疇 2 tCO₂e 3,547 3,151 3,503 -1%
小計 tCO₂e 3,880 3,464 3,795 -2%
電源事業處 範疇 1 tCO₂e 1,068 616 614 -42%
範疇 2 tCO₂e 1,216 885 845 -31%
小計 tCO₂e 2,284 1,501 1,459 -36%
集團合計 範疇 1 tCO₂e 1,412 939 916 -35%
範疇 2 tCO₂e 4,880 4,142 4,442 -9%
小計 tCO₂e 6,292 5,081 5,358 -15%
溫室氣體排放密集度 tCO₂e /百萬營收 TWD 2.38 2.39 2.40 1%

備註

  1. 資料範圍:新巨母公司、巨曜子公司、新豪子公司、新諦子公司、美國子公司、歐洲子公司、銓發子公司提供之溫室氣體盤查表。
  2. 計算依據:環境部公告溫室氣體排放係數、各國政府公布電力排放係數、碳排金好算。
  3. 新巨未使用再生能源。

水資源管理

近年來,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,各產業缺水與水災的風險也日益明顯,因此水資源管理、節水與缺水的緊急應變也顯得重要。

本公司水資源消耗以員工生活用水(含宿舍)為主,相關廠區節水措施持續宣導,每日抄水表度數2次,發現微漏水管路立即修繕,並落實空調水塔定時清洗以提升散熱效率,設法降低用水量。本年度用水無重大差異。

單位 2023 年 2024 年 年度目標
取水量 32,655 33,506
取水密集度 噸/百萬營收 TWD 15.36 14.98 ≤ 15.50

廢棄物管理

類別 處理方式 單位 2023 2024 年度目標
一般 回收為主,部分焚化或掩埋 31.72 29.15
有害 粉碎乾式物理回收 0.90 1.71
  合計 32.62 30.86
  廢棄物密集度 噸/百萬
營收 TWD
0.015 0.014 ≤ 0.015

本公司事業廢棄物委託合格清除處理業者處理,管理模式如下所示:

廢棄物代碼 廢棄物名稱 有害 處理方式
D-2601 廢電線電纜(以物理處理法處理者) 97%回收 ; 3%焚化或掩埋
E-0217 廢電子零件 - 下腳品及不良品 V 100%粉碎乾式物理回收
R-1305 廢錫 100%回收冶煉
D-0299 廢塑膠混合物 100%回收

新巨主要屬低汙染之電子資訊產業,製程上較無廢水廢氣問題;以廢棄物總量削減與廢棄物資源化做為管理策略。

公司將可回收再利用之資源廢棄物,如:廢紙箱/廢塑膠/廢錫渣/下腳料等,優先透過妥善分類回收及再利用,提高廢棄物轉化率。

經分類無法再利用之事業廢棄物如廢電子零組件等,最終處置則透過甲級合格處理商,妥善進行物理處理或焚化,並定期網路申報以符合法令規範要求,本年度無發生任何有害廢棄物之洩漏事件。一般生活廢棄物若經分類無法再回收利用,最終將送至一般垃圾焚化爐處置。